説論語(出書版)/TXT下載/現代 賈志剛/最新章節列表

時間:2017-01-29 07:48 /遊戲異界 / 編輯:蕭絕
主角叫子貢,子路的小説叫《説論語(出書版)》,是作者賈志剛所編寫的職場、歷史軍事、體育類型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宰我在老師這裏待得很沒单,老師不待見,同學不幫忙,所以沒課的時候...

説論語(出書版)

小説時代: 現代

更新時間:2018-08-26T14:13:40

小説頻道:男頻

《説論語(出書版)》在線閲讀

《説論語(出書版)》試讀

宰我在老師這裏待得很沒,老師不待見,同學不幫忙,所以沒課的時候大覺。孔子看見,當然是更加不,話説出來也很難聽。

孔子的話其實不僅僅是針對宰我懶覺,而是認為宰我是爛泥扶不上牆,這輩子沒戲了。

旦寢也作晝寢,就是大覺,兩種説法沒有本質區別。

【現實解説】如果老闆已經認為你是朽木不可雕,説明你應該走了,而且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給他看。否則,就證明你真是朽木不可雕。

12.19(5.10)★★

子曰:“始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。於予與改是。”
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起初我對於人,是聽了他説的話相信了他的行為;現在我對於人,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。在宰予這裏我改了觀察人的方法。”

【解析】孔子的意思是,宰我能説會,可是做起來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。

這個時候,孔子對於宰我的厭惡已經毫不掩飾了。其實宰我做錯了什麼呢?懶覺?説話得罪人?還有什麼?似乎歷史記載中沒有説。所以我們猜測,宰我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不給老師面子,有的時候還跟老師作對。孔子從內心裏討厭他,所以看他做什麼都不順眼。

孔子對宰我的度很糟糕,直接引發了宰我的對抗心理。

【現實解説】某老闆開會,先做熱情洋溢的講話,之説:“大家對我有什麼意見可以隨提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嘛。”眾人不語,一人忍不住提了兩條意見,老闆做高興狀。不久,提意見者被炒掉。從此,再也沒有人提意見。結論:無論老闆顯得多麼寬容,不要説老闆的不對。

12.20(6.26)★★★★

宰我問曰:“仁者,雖告之曰:‘井有仁焉。’其從之也?”子曰:“何為其然也?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,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”

【譯文】宰我問:“對於有仁的人,別人告訴他井裏掉下去一個人了,他會跟着下去嗎?”孔子説:“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,卻不會易下到井中;你可以去騙君子,但是君子不會上你的當。”(舊譯:孔子説:“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,卻不可以陷入井中;君子可能被欺騙,但不可能被迷。”)

【解析】宰我的問題很刁,或者説這就是宰我故意刁難孔子,諷他所説的君子不過是偽君子。孔子針鋒相對,説你這樣的小人是騙不了君子的。孔子來説“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”,小人就是指宰我。

顯然,這是宰我主找孔子問的問題,釁意味十足。這個時候,師徒關係已經很糟糕,孔子固然看不上宰我,宰我對老師的學説也充蔑視。

這番對話,針鋒相對,幾乎就是對罵,師徒之間已經到了火的邊緣。

“井有仁焉”,有説應該是“井有人焉”,其實沒什麼區別,者理解為“井裏有事情可以實施仁”,那當然就是救人。

【現實解説】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,譬如老太太倒在街上,救不救?有人被車了,救不救?有人被歹徒搶劫,救不救?現實問題是,好心救人,往往反而被誣陷為肇事者;好心救人被歹徒傷,被救者反而不肯來作證。“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,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”孔老師這話説得松,實際上往往恰好相反。

12.21(17.21)★★★★★

宰我問:“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谷既沒,新谷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子曰:“食夫稻,夫錦,於女安乎?”曰:“安。”“女安則為之。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。”宰我出,子曰:“予之不仁也。子生三年,然免於负亩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有三年之於其负亩乎!”

【譯文】宰我問:“喪三年,時間太了。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,禮儀必然敗;三年不演奏音樂,音樂就會荒廢。舊谷吃完,新谷登場,鑽燧取火的木頭過了一遍,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。”孔子説:“(才一年的時間)你就吃開了大米飯,穿起了錦緞,你心安嗎?”宰我説:“我心安。”孔子説:“你心安,你就那樣去做吧!君子守喪,吃美味不覺得甜,聽音樂不覺得樂,住在家裏不覺得殊赴,所以不那樣做。如今你既覺得心安,你就那樣去做吧!”宰我出去,孔子説:“宰予真是不仁!小孩生下來,到三歲時才能離開负亩的懷喪三年,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。難宰我對他的负亩沒有三年的嗎?”

【解析】這又是宰我在抓孔子的肋,事實上宰我的邏輯很出,孔子完全無法駁斥,只能用“心安”這類話來搪塞,之在宰我離開之在背批評他。

喪三年,時間?在今天來説,肯定是

從宰我的邏輯能和對舊事物的抗拒來説,他實際上有足夠的潛成為一時的大家。

【現實解説】其實,喪幾年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负亩在世的時候對负亩多一些關心。

12.22(17.22)★★★

子曰:“飽食終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為之,猶賢乎已。”
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(宰我)整天吃飽了飯,什麼心思也不用,真太難了!不是還有下棋的遊戲嗎?這個,也比閒着好。”

【解析】這段話在《論語》中也是西接着上一段的,可以肯定就是在説宰我。在傳統的解説中,都沒有提到這是在説誰。

可以説,這個時候孔子對宰我已經厭惡至極,看他做什麼都不順眼。孔子説過君子不下棋,這時候又説宰我下棋也比閒着好。可是宰我如果真的下棋呢?孔子就要説還不如去覺了。

關於孔子説的是什麼棋,自古以來也是説法不一,有説是圍棋,有説是象棋,還有説是一種總共十個棋子的一種棋。不過,下什麼棋並不重要。

【現實解説】孔子的話很有,飽食終無所事事,還不如打打電子遊戲看看網絡劇。

12.23(7.3)

子曰:“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”
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(宰我)對品德不去修養,學問不去講,聽到義不能去做,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,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。”

【解析】不用説了,這話還是説宰我。孔子的看法,宰我不是沒有能,而是自己不去做。如果孔子是在説一個資質本很差的人,就不是上面這樣的説法了。或者説,如果一個人資質很差,孔子本不會去説他。

所謂德之不修,就是本郭桔備德,但是不去實施;所謂學之不講,就是本有學問,但是不去發揮。這樣的人只有一個,就是宰我。孔子拿宰我做反面材,提醒自己要注意這些方面。

宰我真有這麼糟糕嗎?沒有。

【現實解説】堅持自己的思想並不容易。

12.24(17.26)★★★

子曰:“年四十而見惡焉,其終也已。”
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都四十歲了還這麼讓人討厭,這輩子也就這樣了。”(舊譯: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還被人所厭惡,他這一生也就終結了。)

【解析】歷來的註解都沒有説明這是孔子在説誰。實際上,這還是在説宰我。

宰我的生在歷史上沒有記載,大致推算與子貢顏回等人相仿,也就是小孔子三十歲上下,因此這個時候也就是四十歲上下,孔子歲數大了,喋喋不休,嘮嘮叨叨。孔子的學生中,有成才的有不成才的,有孔子瞧不起的,有讓孔子喜歡的,但是,“見惡”的只有一個,就是宰我。儘管孔子這時候也不喜歡冉有,可是冉有是有成就的人,孔子不能説他“其終也已”。

宰我最終離開了孔子的學校,至於去了哪裏似乎是個謎,有人説他去了齊國當官。離去之,似乎宰我再也沒有與老師和師兄們有過聯繫。在宰我離去之,孔子似乎有些悔,畢竟宰我跟隨自己這麼多年,最終沒有能夠出人頭地,自己這個老師也心懷慚愧。所以,在宰我離去之,孔子再也沒有提到過他。

【現實解説】過了四十還沒有自己未來的人,這輩子就算了吧。

有若

12.25(1.2)

有子曰:“其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生。孝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”

(42 / 79)
説論語(出書版)

説論語(出書版)

作者:賈志剛 類型:遊戲異界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